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22.除上述原因外,需要补充的是,在巨人里面,我们地球的居民和灵人与属世和外在的感官有关;这种感官是生命的内层终结并作为它们的共同基础而止于其上的终点。文字上的神性真理,就是我们所说的圣言也一样,它也是为了这个原因被赋予这个星球而非其它星球。由于主就是圣言,是其首先的和末后的,所以为叫一切事物都照次序存在,祂选择在这个星球出生,并变成圣言,正如约翰福音所写的那样:
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这道太初与神同在。万物是藉着祂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祂造的。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我们也见过祂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祂表明出来。(约翰福音1:1-4,14,18)
圣言是神性真理方面的主,因而是出自主的神性真理。不过,这是一个很少有人理解的奥秘。圣言在字义上是属世的(AC 8783)。这是因为属世层是属灵和属天层止于其上的最低层,可以说是其它各层建于其上的根基。圣言的内在意义或属灵意义若离了外在意义或属世意义,就如同没有地基的房屋(AC 9430, 9433, 9824, 10044, 10436)。圣言是神性真理方面的主,因而是出自主的神性真理(AC 2859, 4692, 5075, 9987)。万物都是藉着神性真理被创造和做成的(AC 2803, 2894 [原文2884], 5272, 7835 [或7678])。
10129.“坛就成为至圣”表属天国度,就是主在爱之良善中同在的地方。这从“坛”和“至圣”的含义清楚可知:“坛”是指神性良善方面的主的一个代表(参看9388, 9389, 9714, 9964节),在此是指天堂和教会里的神性良善方面的(10123节);“至圣”是指属天良善,或来自主的爱之良善。之所以此处“坛”表示属天国度,“至圣”表示那里的良善,是因为在属天国度所接受的良善是来自主并回献给主的爱之良善,也就是属天良善。天堂分为两个国度,即属天国度和属灵国度。属天国度接受来自主并回献给主的爱之良善,而属灵国度从主接受对邻之仁的良善(参看9277节所提到的地方,以及9680, 10068节的阐述)。
“祭坛”代表属天国度,或也可说,代表主在爱之良善中同在的地方;“帷帐外的会幕”代表属灵国度,或也可说,代表主在对邻之仁的良善中同在的地方。属灵国度的良善,或属灵良善被称为“圣”;但属天国度,或属天良善被称为“至圣”。属天良善,也就是从主获得并回献给主的爱之良善之所以被称为“至圣”,是因为该良善是主直接流入众天堂所经由的渠道;但属灵良善,也就是对邻之仁的良善则是主通过属天良善间接流入所经由的渠道(9473, 9683, 9873, 9992, 10005节)。之所以说“流入”,是因为主在众天堂之上,从那里流入(10106节);然而,祂仍作为一而存在于众天堂里面。
“至圣”表示属天良善,就是从主获得并回献给主的爱之良善,这一点从圣言中提到“至圣”的经文明显看出来,如在摩西五经:
这帷帐就给你们将圣所和至圣所隔开。又要把施恩座安在至圣所内的法柜上。(出埃及记26:33, 34)
由此明显可知,“圣所”指的是帷帐之外的帐幕的一部分,“至圣所”指的是帷帐之内的一部分。帷帐之外的帐幕或居所代表主的属灵国度,或中间天堂;帷帐之内的帐幕或居所代表主的属天国度(参看9457, 9481, 9485, 10001, 10025节)。帷帐之内的帐幕的那部分被称为“至圣所”(利未记16:33)。由于含有法版在里面的柜子和它上面的施恩座代表至内层天堂,就是属天良善掌权的地方,所以帐幕的至内在部分,就是约柜所在之地,也被称为“至圣所”(列王纪上6:16; 8:6)。
饼和素祭因表示从主获得并回献给主的爱之良善,也就是属天良善,故在摩西五经中也被称为“至圣的”:
这脸饼(或陈设饼)是要给亚伦和他子孙在圣处吃的,因为在献给耶和华的火祭中,这是至圣的。(利未记24:9)
“脸饼(或陈设饼)”表示属天良善(参看9545节)。又:
素祭所剩的要归给亚伦和他的子孙;这是献与耶和华的火祭中为至圣的。(利未记2:3, 10)
由无酵饼、无酵糕饼,以及调油的无酵薄饼构成的“素祭”表示属天良善,或爱之良善(参看4581, 9992, 10079节);“献与耶和华的火祭”表示神性之爱(参看10055节)。
民数记:
一切的素祭、赎罪祭、赎愆祭,都为献与耶和华的至圣之物,要归给亚伦和他的子孙。(民数记18:9)
这类素祭之所以被称为“至圣之物”,是因为这些祭物表示从邪恶中洁净,从邪恶中的一切洁净都在纯真之良善的状态下实现的;这良善也是属天良善。这解释了为何赎罪祭和罪愆祭献上的是母羔羊或公羔羊,或公绵羊,或小公牛,或斑鸠,这从利未记第4章和第5章清楚看出来;这些动物表示这种良善。这种良善由“羔羊”(参看3519, 3994, 7840节),“公绵羊”(参看10042节),“小公牛”(参看9391节)来表示;它由“斑鸠”来表示,这从圣言中提到这种鸟的地方明显看出来。从邪恶中洁净和重生在纯真的状态下实现(参看10021节)。因此,这些祭物在利未记(6:17; 7:6; 10:17; 14:13)中也被称为“至圣的”。
利未记:
素祭要在坛旁吃,因为这是至圣的。(利未记10:12)
前面说明,燔祭坛代表爱之良善方面的主,以及天使和世人的接受。因此,论到燔祭坛,摩西五经如此记着说:
你要用这膏油抹燔祭坛和坛的一切器具,洗濯盆和盆座。要使它们成圣,使它们成为至圣,凡触着它们的都成为圣。(出埃及记30:29)
香,其中一点要放在会幕内法柜前,也被称为“至圣”(出埃及记30:36),因为它表示在末后和最低事物中的属天良善,还表示从这良善发出的事物(9475节)。以西结书:
这是殿的律法:在山顶上,殿四围的界限都是至圣的。(以西结书43:12)
殿与它周围的界限之所以都被称为“至圣”,是因为“神的殿或家”表示属天国度,在至高意义上表示爱之良善方面的主(3720节)。这就是为何经上还说“在山顶上”,因为“山顶”具有同样的含义(6435, 9422, 9434节)。
但以理书:
为人民和圣城,已经定了七十个七,要封住异象和预言,并膏至圣者。(但以理书9:24)
这论及主的降临,唯独主是耶和华的受膏者,唯独祂是圣者,就其人身而言,祂也是神性之爱的神性良善,因而是“至圣者”。就其神性人身而言,唯独主是耶和华的受膏者(参看9954节);唯独祂是圣者(9229节);祂是神性之爱的神性良善(参看9199e节所提到的地方)。
之所以属天良善是“至圣的”,而属灵良善是“圣的”,是因为属天良善是至内在的良善,因而也是至内层天堂的良善;而属灵良善是从这属天良善发出的良善,因而是中间天堂的良善。这良善在它含有属天良善在里面的程度内而为良善,从而是圣的;因为属天良善流入属灵良善,孕育它,生出它,如同父亲生出自己的孩子。“属天良善”是指从主获得并回献给主的爱之良善,“属灵良善”是指从主获得的对邻之仁的良善。
从主获得的对主之爱的良善是“至圣的”,因为主通过它将自己直接与其他人结合。但对邻之仁的良善是“圣的”,因为主通过它将自己间接相结合;祂在这良善含有从主获得的爱之良善在里面的程度内将自己相结合。
从主获得的对主之爱的良善存在于一切真正的仁之良善里面,也存在于一切真正的信之良善里面;因为这种良善从主流入。没有人能凭自己的力量爱邻舍,并出于爱而向他行善,只能靠主;没有人能凭自己的力量信神,只能靠主。因此,当承认主并爱邻时,主就存在于对邻之爱里面,无论此人如何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也是主在马太福音中的这些话所表示的:
义人就回答祂说,主啊,我们什么时候见你饿了给你吃,渴了给你喝?又什么时候见你病了,或是在监里,来看你呢?王要回答他们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些事你们既作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马太福音25:37-40)
由此明显可知,主在仁之良善里面,事实上就是这良善,即便那些处于这良善的人并没有意识这一点。“弟兄”在最近似的意义(内在历史意义)上表示那些处于仁之良善的人;就从人抽象出来的意义而言,主的“弟兄”是指在其一切形式中的仁之良善本身(参看5063-5071节)。
第十六章
前 言
(拉丁文第二卷)
1886.拉丁文第二卷的各章(16-21章)都是单独出版的。所以,这段前言可以说只在第16章前面。另一段前言出现在第18章前面。第一卷解释了《创世记》的十五个章节,阐明了包含在内义中的事物。蒙主的神性怜悯,我还被允许在每一章的两头附上我在灵人界和天使天堂的所见所闻。在接下来的第二卷中,我同样将类似的事附在每一章的两头。附在第16章的(1966–1983节),是“异象和梦境”,包括圣言中所描述的预言性质的梦。我知道,很少有人会相信有人能看见存在于来世的事物,并由此能报告关于死后灵魂状态的任何事;因为很少有人相信复活,在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当中,相信复活的人甚至比单纯的人当中的更少。事实上,他们只是嘴上说他们会复活,因为信之教义就是这么教导的,但他们从心里否认复活。
有些人竟公然宣称,除非有人从死里复活,他们看见、听见并摸到那人,否则他们不会相信。然而,如果他们真的做到这一点,那么这种事必为每个人成就;而事实上,像这种从心里否认的人仍然不会因此而信服,因为成千上万个反对的理由会一涌而入,使他铁了心否认。有些人会说,他们相信他们会复活,但要等到最后审判之日;对此,他们已经形成这种观念:到那时,可见世界中的一切事物都会灭亡。然而,他们已经徒然等待那日这么多世纪了,所以也陷入怀疑。蒙主的神性怜悯,在第17章末尾(2117–2133节),我将概述圣言中提到的最后审判是什么意思。
由此可见,当今基督教界都是些什么人。马太福音(22:23等)提到的撒都该人公开否认复活;然而,他们也比如今那些声称不否认复活,因为如前所述,信之教义就是这么教导的,但却从心里否认复活的人更好一些。他们的话违背他们的信仰,他们的信仰违背他们的话。为防止他们进一步确认这种虚假观念,蒙主的神性怜悯,我被允许还在这个世界的肉身中时就在来世的灵里(因为一个人就是一个穿着肉身的灵),并在来世与死后不久复活的灵魂交谈;事实上,我被允许与几乎所有已经死亡,并且他们活在肉身时我就认识的人交谈。数年来,我也日复一日地与灵人和天使交谈,看到那里令人惊叹的景象,这些景象从未进入任何人的想象。在这些经历中,我决没有受到迷惑,或说这些经历没有任何幻觉。
许多人断言,如果有人从来世回到他们面前,他们就会相信,所以现在我们可以拭目以待,看看他们能不能被说服,即使他们的心很硬。我可以肯定这一点:那些从基督教界进入来世的人是最坏的,他们仇恨邻舍,仇恨信仰,否认主(因为在来世,是心在说话,而不是嘴在说话),更不用提这一事实了:他们比其他所有人都更沉迷于通奸,是更坏的奸淫者。由于天堂由此开始远离教会里的人,所以显而易见,教会的末日就在眼前,如我所确切得知的。关于圣言的内义,即内义是什么,是何性质,可参看第一卷和本卷的阐述和说明(第一卷:1–5, 64, 65, 66, 167, 605, 920, 937, 1143, 1224, 1404, 1405, 1408, 1409, 1502e, 1540, 1659, 1756, 尤其1767–1777和1869–1879, 以及1783, 1807节;本卷:1886-1889节)。
注:第一卷和第二卷是指拉丁文的第一、二卷。
1886a.本章论述的主题是夏甲和以实玛利。但迄今为止,没有人知道,也不可能知道夏甲和以实玛利在内义上代表并表示什么,因为这个世界,甚至学术界至今仍以为圣言的历史仅仅是历史,不包含任何更深层的东西在里面。尽管人们说,圣言的一点一划都是神启的;但他们没有进一步的意思,仅仅是说,这些历史事件是神披露的,与信之教义有关的具有教义性质的事物可以从这些历史事件中提取出来,对教师和学生都有用。这些历史因是神启的,故对人类心智有神性力量,并产生比其它所有历史都更好的效果。然而,就本身而言,这些历史事件对人的改进几乎没什么作用,对他的永生则根本没有任何作用,因为在来世,它们都会被遗忘,也就是说,历史细节都会从记忆中被抹除。事实上,在来世,知道撒莱把婢女夏甲送给亚伯兰,或知道以实玛利,甚至亚伯兰有什么益处呢?为了进入天堂并享受它的喜乐,也就是永生,除了属于主并来自主的事物外,灵魂并不需要任何东西。圣言正是为这些事物而存在的,这些就是包含在圣言内层里面的事物。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